上一篇「展場規劃篇」雖然提及 2020 台灣設計展在展區中仍有不少可以改進的項目,但在展場之外卻也有很多亮眼表現;這回的下篇就由「展會周邊」感想著手,看《CHECK in 新竹-人來風》如何讓眾人能夠在參觀展出之外,增添不少觀光體驗。
首先,作為一個展覽場域,新竹市區的公共建設相當完整,在適當規劃及封路措施下,創造出相對安全的步行環境。其次是市府對於古蹟的保存方式值得借鏡,展區古蹟包含新竹火車站、東門城及護城河,有別於常見的園區式保存,新竹市對這三項建設都是「動態保存」,市民和遊客能以更親近的方式和已融合於城市的古老建築互動,讓觀展群眾在新竹公園與舊城區兩大展域穿梭時,能同時感受屬於新竹的歲月底蘊。
1. Check in 新竹 App
除了新竹市區完善的公共建設,策展單位也規劃了許多提升觀光體驗的軟硬體設備,例如展會專屬 App 「Check in 新竹」。App 功能包含地圖定位、展演資訊及展覽內容等資訊,對於觀展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資訊,過去常以三折頁或手冊呈現的內容,如今透過 App 收錄,不僅可以降低資源浪費、減少垃圾處理問題,更讓觀展者能夠更加輕鬆地逛展,甚至先做功課,對這樣大型的展會而言,App 的完善功能創造了過去難有的效率觀展體驗。
2. 指標、接駁與展區規劃
而整體而言指標系統規劃也非常清晰,透過大量張貼指標改善迷路問題,加上新竹本身體質很好的都市規劃,即便全程步行也不太會感到厭煩,更何況展區提供了方便的接駁車,讓觀展的人們在移動過程裡能夠同時欣賞市區建設。(其實舊城區和新竹公園間展區的車站區都做了不少重整與規劃,展區間的移動相當便利,相當用心,所以就算沒有接駁車,也認為可以接受!)
除了與展覽配合的指標外,這次也藉由台灣設計展,將新竹車站內部的視覺規範一併更新,包含指標系統及台鐵便當視覺,以 Less is More 原則,透過簡化過去過於複雜的燈箱及看板等物件,讓旅客可以重新發現原本設計就很典雅的新竹車站。
3. 主視覺
今年度主視覺由操刀過國慶主視覺設計的設計師葉忠宜設計,功力自然不在話下,不過由設計執行層面觀察,似乎可以感覺執行單位為調整印刷色差費了不少工夫,畢竟主視覺所採用的綠剛好介在 RGB 及 CMYK 色域的落差範圍間,相關印刷推測耗費不少成本,又或者相關單位沒有意識到該用特殊色印刷,個人認為有些可惜。
4. 設計展市集
展會市集選址在護城河區,是人行及綠化規劃相當完善的區域,主辦單位甚至進行了封路措施,讓市集逛起來非常舒適,可惜的依舊是 — 來自新竹在地的攤商似乎並不多。
5. 戶外展演
「戶外展演」是過去台灣設計展尚未嘗試的內容,本次由表演實踐藝術家陳星合統籌,算是一項突破性規劃,透過快閃形式讓表演更加融入人群,現場反應相當不錯,也說明了讓表演領域創作者能加入設計展,勢必提升創作環境更有所助益。
6. 新竹獸
主觀而言我對大受歡迎的新竹獸並未抱持如此熱烈支持的觀感,雖然明白這是為了延續、服務主展場而延伸的裝置,透過搶眼視覺話題創造社群效益也是必要,只是認為為了這個目標所投入的成本相當高,若是能將同等經費應用在與建設有關的支出,例如可長久存續的新竹車站及轉運站指標設計,或許更能造福地方,也更能象徵一座都市的精神。
7. 展務
台灣設計展本次招募了相當足量的志工及義交,託他們的福,讓展覽運行非常順利。但許多場館仍有排隊人數過量情形,造成不少人因過多人潮而畏於前往新竹共襄盛舉,往後可以借鏡「T3 世界最美教科書」的執行方式,雖然展區小,但將號碼牌與 App 結合,讓參觀者可以省下不少時間,若其他場館也能效仿,或許就能降低許多排隊帶來的不便。
新竹市作為展會硬體及各項資源整合與協力供應者,在這次展覽的表現非常出色,一座具有內涵的城市、一群樂於付出的市民,讓 2020 台灣設計展整體而言可圈可點。雖然仍有許多細節有待改善,展覽結束後甚至出現策展單位與創作者間的合作風波(參考文末延伸討論),不過顯而易見地,本屆台灣設計展吸引了 280 萬人次參與,相信無論是對台灣設計圈帶來的鼓勵,或者大眾對於設計的敏銳度,都透過這次盛會再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Photography / 除標示來源者外,其餘由 Huanting Wu 拍攝
延伸討論:波波美術館 《下一個新竹獸》 /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新竹獸到底是誰的小孩?》
Wonder More:這一次,新竹贏了!盛會之後,邁向更好(上):從公園到舊城展區,解析 「2020 台灣設計展」展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