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屆金曲獎於10月初落幕,今年的大贏家阿爆,以《母親的舌頭》入圍八項、拿下年度歌曲、年度原住民與專輯、年度專輯獎,致詞時感謝評審與聽眾對少數族群語言的支持,並希望大家可以試著來聽「聽不懂的東西」,透過「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誤解」,期待語言所致的族群隔閡,在音樂中將不再重要。
包括母語義務教育政策、中國用語入侵、台羅拼音普及討論等,皆能察覺近年社會對語言議題敏感,語言蘊藏的文化意涵和意識型態已經不再被忽視,隨著母語運動,「自我認同」更成為一大命題。
我們何時才不再用語言區分彼此?
頒獎典禮後,相關討論熱度延續聚焦於金曲獎過時的「語言分類」方式,不少業界與學界人士都主張金曲獎長年以「語言」作為報名分類非常不合時宜,儘管當年新聞局基於鼓勵扶植弱勢語言的美意設獎,但歷經多年的結果證明適得其反;而媒體仍然習慣用「金曲歌王、歌后」稱呼最佳國語男、女歌手奬得主,讓桂冠只獨尊國語,也似乎邊緣化了其他語言演唱者,應設置其他辦法與分類方式。
更實際的問題還有如王若琳或來自香港、大馬的歌手,本身便有多種語言的能力,在同張專輯多語言混用的情況愈發常見,但若各語種比例皆不符合金曲獎報名規則的認定標準,就無法報名任一語種獎項。
樂評人馬世芳也提到,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的島嶼,總有「無法窮舉」的部分。如排灣族出身的歌手阿爆致詞時所說,台灣「新住民」人口比例已超過南島語族的「原住民」,依語言設獎並沒有涵蓋越南語、印尼語、菲律賓塔加洛語、泰語 ⋯⋯ 等語言,但這仍是許多台灣人的「母親的舌頭」,不應排除在外。
還有一些關於語言議題的漏網鏡頭
本屆金曲獎還有以下漏網捕捉,說不定能引發各位新的思考,或感受「語言」一直在隨人口和社會遷徙,在土地上融合、被接受,蛻變並成長茁壯。或許「認同」將會是母語運動後的新命題 — 我們將是什麼樣的台灣人?
1.當評審團在「最佳台語專輯」得獎者評語中,以中國用語「接地氣」一詞來讚美濁水溪公社。 2.新任台語歌后朱海君是客家人,卻學台語唱台語歌,更用台語感謝父母。 3.包辦最佳作詞與最佳單曲製作人的謝銘祐〈路〉、最佳作曲的余佩真〈昏你 feat.乱彈阿翔〉皆是台語歌,最佳樂團「滅火器」的《無名英雄》亦是台語專輯。 4.本屆「年度專輯獎」贏家再次以原住民語專輯勝出,自該獎項設立以來,原住民語專輯和國語專輯達成五五波分庭抗禮,大眾對此也較無懸念。 5.最佳國語專輯由女歌手王若琳翻唱專輯《愛的呼喚》勝出,卻引起獎項定義的激烈討論,能由此察覺大家普遍已不再貴古賤今,原創風氣更深植人心;以及王若琳對上魏如萱的女歌手競逐,交叉引出了思考「何謂新國語歌」的想像。
Wonder More:看更多 #蹭音樂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