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Rae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原作名“How to See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s, from Self-Portraits to Selfies, Maps to Movies, and More”,繁體譯本的中文譯名非常符合今天眼球時代的網絡標題,我也就直接用來當這次文章的標題了。作者尼可拉斯,是紐約大學做視覺文化研究的教授。本書是繼約翰·伯格(John Berger)之後,所提出最具開創性與啟發性的視覺文化論述。
作者從一張1972年NASA的地球「自拍照」開始,講述一張圖像如何被大量複製、討論和傳播。時至今日,中國流量最大的社交軟件wechat首頁,是一張與當年被稱為有史以來被複製最多的照片相近的地球圖像,地球前面站著一個小人,寓意著今天人們如何觀看自己星球上發生的一切。
這本書追溯視覺文化的歷史根源,討論從自畫像的歷史如何演變為我們習以為常的自拍。書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講述這個世界用什麼樣的視覺呈現方式,讓人類獲取更多對於自身的了解。包括「戰爭的世界」、「屏幕上的世界」、「城市世界」等中間幾個章節,以不同主題單獨提出一個個視覺的「世界觀」。視覺讓人類感受到了改變的力量,同時讓人察覺到時間。例如對化石的紀錄、用地圖觀測自然的變遷……
我認為這本書最為關鍵的部分是最後兩章,集中描述了視覺文化在全球社會運動中如何作為最有力的反抗方式之一,這也是尼可拉斯近年的研究重點。書中為我們回顧了2000年的社交網絡為全球政治抗爭帶來的改變。其中,藝術行動主義者(artivist),如最為人所知的藝術家JR ,通過個人的藝術行為參與到這些政治行動的現場中。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紀錄片《臉龐·村莊》。有趣的是,JR在突尼斯的項目遭到了批評。他用100幅平民的大幅肖像黏貼在公共場域,企圖「顛覆」獨裁者的肖像霸權(這個國家40年來公開能看到的肖像只有本·阿里),人們反覆地問「為什麼只有一百個」?因為沒有人想要以一百個人的藝術統治,取代一個人的專制政治。
作者認為視覺文化在今天,是一種我們參與其中的事物,以此促成改變發生的方式。
相較之前,視覺文化1990年代開始受到人們關注,當時人們批判性的觀點更多是流行文化如何呈現身分,性別和殖民等熱門話題,藝術家們也由此用視覺文化來批評大眾媒體、電影等形塑人們生活的方式。
書中雖然沒有提到,但我認為辛迪·雪曼、芭芭拉·克魯格都可以歸類於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她們都尖銳地提出對於同一時代流行文化的批判。
在這本書的最後,作者提出一個模型:視覺像素(Pixels),也就是泛指電腦製作的一切視覺素材,帶動行動(action)的發生,促成文化改變。兩者的交互作用,形成一個循環。他將此形容為視覺行動主義,認為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積極地用視覺文化創造新的自我形象,改變觀看方式和被他人觀看的方式。
作者: 尼可拉斯·莫則夫
出版社: 行人文化實驗室
原作名: How to See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s, from Self-Portraits to Selfies, Maps to Movies, and More
譯者: 林薇
出版年: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