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松本清張出版了一本名為《波之塔(Tower of Waves)》的小說,其中有一個人物在青木原森林中自殺。
次年,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連續劇,引發了很高的收視率。
同時,在一些年輕人有意或無意的口口相傳中,青木原森林成為了自殺的代名詞。
他們喜歡在絕望時跟朋友們說:讓我們在青木原森林相遇吧。 就這樣,之後的幾年裏,每年在青木原發現的屍體多達50具。
我們對日本的自殺潮早有聽聞,人們自殺的理由是絕望與無望,這和全世界自殺的人一樣,然而對比起紐約式的自殺,日本的自殺卻似乎多了更多跟隨的意味。
2015年,攝影師千賀健史忽然得知,自己的朋友自殺身亡。在那之後,他用了兩年的時間去追蹤朋友的死亡。
從採訪朋友的父母,到採訪支持自殺的人,從調查朋友的事故地,到去往更多的自殺地點,他翻遍了國家圖書館與鄉村檔案室的資料。
他發覺了一個現實:從沒有一個人能真正說清楚自殺的真相,因為他們都已不在人世間。
而人類社會中卻又那麼多看起來篤定的對自殺的猜測與結論。
兩年後,千賀健史創作了以論文、圖片和表格構成的作品《自殺潮》。
自殺潮的成因到底是什麼呢?
在翻閱歷史資料時,他聽到了一則舊新聞:1933年,有一位女性在伊豆大島町跳火山自殺,在當日的新聞報導中,觀眾們看到了輕生者的面貌,那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女子。
新聞這般描繪:女子神秘且美麗的死亡。
在此後的一年,共計有944人企圖在這裏自殺。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正如明星自殺效益所帶來的自殺潮,美麗與才華同樣帶來自殺的集聚。
千賀健史開始懷疑部分自殺者對於自殺一舉是模糊不清的,它成為了一種行為藝術,一種擺脫和昇華現世的自我的快速方式。
由於《自殺潮》,千賀健史獲得了大理國際影會奪得「最佳新銳攝影師獎」,由此也獲得了「消費朋友的死亡」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