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璽以幽默風趣的攝影風格而廣為人知,從《院喜》、《院囍》到《京都電梯》,《走著橋》是他第四本出版的個人攝影集,阮璽用「走著橋」這個狀態來比喻整個創作過程,他發現自己拍攝的內容及手法漸漸在改變,感覺好像在走ㄧ座不知道要帶他去哪的橋,在不安的同時告訴自己要相信直覺,因為創作總是不斷挑戰自己,只需要跟著好奇心前進。


對阮璽來說,最大改變是觀察方式的變,從人眼習慣的橫幅、過去拍攝手機攝影時總是以正方形與濾鏡以建立個人風格,到符合手機的直視拍法,《走著橋》整本書都是手機拍攝的直立式照片,作品有時與其說是攝影,更像是繪畫一般,幽默展現的方式亦是更加沈穩內斂,需要更多的時間閱讀與品味。
阮璽是這麼定義自己的攝影的:結合幻想的分類型紀實攝影,同時也是一種更加認識自己的方式。這些作品是牆壁的痕跡、是光線的痕跡、是人遺留下來的痕跡,讓人不禁好奇與聯想當下的情境。


阮璽日復一日地走在街頭上,用手機紀錄下不同類型的痕跡,在拍攝的過程之中能夠更加靜下心來,透過大量的拍攝,及整理與聚焦,而發現了自己不同的面向。
從小父親阮義忠及他收集的攝影集潛移默化,到後來自己拍照後發現自己的喜好,設計、藝術、音樂都是阮璽關注的範圍,關注與了解攝影以外的事是阮璽塑造風格的重要元素,義大利國寶攝影師Enzo Mari是曾經賣過傢俱的阮璽最喜歡的設計師,雖然表現媒材不同,但在日常生活展現出刁鑽的幽默是他們的共通點。
與現今流行的帶狀敘事不同,單張作品的美學、力道、張力是阮璽注重的事,除了這些,「想像力」是他認為創作時最重要的元素。「不有趣的畫面,我無法按快門」,在平凡無奇的生活景色之中,找到引起想像、或是會心ㄧ笑的情景,是他創作的重要根基。

知名攝影評論家黃亞紀女士於本書是這麼評論阮璽的作品:「觀賞者必須明白,喧鬧的藝術總是曇花一現,因為唯有虛空與焦慮才要促使緩慢的藝術轉向積極,因為真正美好的東西,從來不會尋求關注。 」
《走著橋》整本書看似平凡照片背後,藏著對生活銳利的觀察與幽默,靜靜等待各位觀眾加以探索。

阮璽《走著橋.wait and see》
— 這是一個攝影展 —
創作者|阮璽
展期|2019. 08 / 10 — 09 / 08
開幕.新書發表|08 / 10 (六) 15:00
地點|雄獅星空 Link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