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山中的秘密,大門不知何時早已敞開。
社群平台的推波助瀾,讓所謂的祕境早已已不是秘密,眠月石猴這4個字已大喇喇的攤在陽光下,
縱使濃霧能讓它多幾分神祕感,但也沒什麼多大的幫助。
建於1915的眠月線原名塔山線,為阿里山林場線鐵路兩條主要主線之一, 石猴站為眠月線終點,距離阿里山站大約9.2公里,當初的目的為筏木運材,九二一大地震後一直處於停駛狀態。
其後雖然修復了大崩壁的明隧道,但八八風災再度重創這條鐵路, 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通車日期再度看不見曙光,眠月又封印在那遙遠的山林。
在山凹處的塔山車站,被芒草與樹木逐漸包圍 ,遊客的喧鬧聲早已不在,也許有登山客的喧鬧聲,但更多是寂靜與風聲。
眠月名字的由來與阿里山鐵路之父河合鈰太郎有關。
某天1906年河合鈰太郎探查來到了今天眠月車站一帶,晚上他躺在林中的巨石上露宿,當晚的月光明亮清澈,黑夜中的巨大森林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幽靜,覺得此景不禁令人黯然心醉。
1919年,河合鈰太郎再次來到他13年前看到明月從樹梢升起的地方,已不見昔日參天古木,僅見處處伐砍殆盡的大地,不禁失望的寫下了這首詩:「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跡,鳴泉當作舊時音」。為了紀念當年眠於月下,所以他為該地取名為眠月。
在來眠月之前就有看到河合鈰太郎的這則故事,當自己離石猴站越來越近時,便能看到鐵道兩旁的樹頭越來越大。
巨大樹木的遺骸,就散落在鐵道的四周,這時心中開始思考,如果這些巨木都還在的話會是什麼樣子?
河合鈰太郎當初一定看到非常壯觀的景色吧!? 然而刀起刀落,一棵棵的大數也隨之倒下,我想就算這裡有神明居住,那也變成了過去式。
隧道如同歷史之門,當我們每穿越一個山洞,就離歷史的軌跡越近,門與門之間,都有著不同的景致,值得停下腳步慢慢感受。
在隧道上也能探索日治時期的工法,百年之門依然靜靜的在山中。
而鐵軌,則是將這些歷史之門一一串起,引領我們探索這潘朵拉的盒子。
陽光不時的照在鐵軌上,漫步在這也是一種享受 。
遊憩區逐漸被大自然回收,匾額和解說牌訴說著這裡曾經的輝煌,
以前遊客開心的喧鬧以及火車的汽笛聲,都隨著921地震,連同石猴一起滾落那深谷中,一切雜音嘎然而只。
一段時間過去,以前搭火車近來的遊客換成了登山客或是愛探險的民眾。
然而這裡已經沒有管理員會來收垃圾了,任憑你分類分得再好,都有丟進垃圾桶,
但是這裡不會有人來收的,還是請各位自己帶下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