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靠著說故事活下來。】 —Joan Didion,1934年—,美國記者,小說、劇本和自傳作家
當這句話被印在脫北女孩樸研美所著的《為了活下去》一書的扉頁時,確實挺震撼的。
樸研美如此慘烈、殘酷、隱忍而又不缺少掙扎、韌性的人生經歷,以世界範圍內現象級暢銷書的形式,超越了膚色和國籍,成為大家與這個時代進行共振的一條通道。
因不留情面地直面自己的人生、訴說自己的故事,而獲得成功的人不少,但故事畢竟各有不同。
今年年初,Richard Billingham以導演處女作電影《Ray & Liz》,從靜態的影像藝術家,正式進入了大螢幕導演的行列。
今年初,這部片子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映,先是在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法國緊隨其後,然後是德國、西班牙、美國等等……在香港,這部片子被翻譯成《我的極品父母》,而3月22日在台灣上映的這部影片,則取名為《屋檐下的記憶》。
有著如此廣泛且優異的發行渠道,大概也因為這部電影在各電影節和專業評比中,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 第21屆英國獨立電影獎 最佳新人導演
★ 英國電影學院獎 英國傑出首部作品
★ 瑞士盧卡諾國際影展 評審團特別提及獎
★ 英國獨立電影獎 最佳首部電影、最佳突破製片
★ 埃及艾爾古納電影節 最佳影片銀星獎
★ 里斯本國際影展 最佳導演獎
★ 希臘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
《Ray & Liz》到底是一部什麼片子呢?
它是攝影師Richard Billingham基於1990年代拍攝自己的父母及家庭生活,高度還原現實的一部電影。
Ray 和 Liz,分別是 Richard Billingham 的父母。
對於 Richard Billingham 來講,拍自己的父母,可能是他這輩子碰到的最觸動人心的題材。
作為一位攝影師,他將自己唯唯諾諾、嗜酒成性的軟爛爸爸雷,和強勢自我,與孩子疏離的媽媽 Liz 拍攝得淋灕盡致,他這一輩子再也沒有碰到過比這更好的題材。
所以,1996年《雷是個笑話(Ray’s a Laugh)》攝影書的出版,讓當時26歲的Richard Billingham一戰成名,成為英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攝影師。
在這個拍攝了六年多的攝影系列中,Richard Billingham 毫不留情地將鏡頭對準了自己的父親 Ray,一位失業在家的無可救藥的醉鬼。
後期的拍攝中,Richard Billingham 也拍攝了與他父親分分合合的母親:有著紋身的身材肥胖的 Liz。
作為旁觀者,滿框溢出的是工人階級的父母淪為社會失敗者群體的喪,以及居住在伯明翰郊區政府福利房的這樣一個家庭的喪。
▲《Ray’s a Laugh》by Richard Billingham
Richard Billingham 以他的照片作為背景故事,將其拍成了一部電影,以回望三段不同時間的生活片段,高度真實地再現了其過往的家庭生活。
電影由 Richard Billingham 本人導演。
此外,他還邀請了曾為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科幻電影《皮囊之下》(Under The Skin)做攝影師的Daniel Landin來掌鏡,Daniel Landin 還為比約克、馬丹娜等眾多巨星製作了許多標誌性的音樂 video。
這並非 Richard Billingham 和 Daniel Landin 第一次合作,2014年,他們倆合作了裝置錄像作品 RAY,這部紀錄短片的部分材料也剪進了電影《Ray & Liz》中。
在攝影書《雷是個笑話》出版20年後,Richard Billingham 將其作品擴展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這部空前成功的電影,並非一開始就順利。
它的確從一些個人和機構的贊助者,以及英國電影協會手中拿到了投資,但還不夠支撐完成整部電影,因此,Richard Billingham 的團隊在 Kickstarter 網站上發起了眾籌,共有153人支持了20,465英鎊,讓他們得以完成這部電影。
在 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一來可以籌得資金,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對這部電影核心人群的宣傳。
當然,這部片子已經獲得了超過預期的成功。
對於這部電影,Richard Billingham 在 2015 年籌備時,就說過:「Ray & Liz 是我之前拍攝的關於我的家庭照片和視頻作品的自然延伸。」
熟悉攝影的人,大都非常熟悉和瞭解 Richard Billingham 的《雷是個笑話》系列。
1997 年,Richard Billingham 因為這個系列,獲得了份量重要的德意志交易所攝影基金獎(Deutsche Börse Photography Prize),2001 年更是獲得了英國特納獎(Turner Prize)的提名。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Richard Billingham 的關於 Ray 和 Liz 的作品,在 1997 年參加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的名為《Sensation》的群展。
這個已成為了某種傳奇一般的存在的展覽,不僅因為當時參加這個展覽的是以 YBA 為代表的年輕英國藝術家的群體,更是因為他們參展展品所引發的空前的爭議,而關鍵是,這批當年的年輕人,日後成為了世界世界藝術領域成為天王天後級別的人物: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翠西·艾敏(Tracey Emin)、格倫·布朗(Glenn Brown)等等。
或許是,Richard Billingham 的確沒有像 Damien Hirst 等人那樣打開如此的場面,但他也堅實地按照自己的路子在發展。
Richard Billingham 目前在格洛斯特郡大學(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教藝術,也是米德爾塞克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的藝術客座教授,目前他也將自己的家庭作為拍攝的主題。
說到攝影,英國人骨子裡有著嘲諷和自嘲的精神,這的確沒錯,在攝影創作上,這一點表現得淋灕盡致。從Martin Parr, 到Anna Fox, Tom Hunter, 到有著「Martin Parr的醉漢兄弟」之稱的Peter Dench的「愛在英格蘭」,幾乎都是在混亂而嘈雜的現實中探尋英國的時代精神。而這種亂糟糟的畫面風格,對英國的攝影師們來講,似乎很受用,Richard Billingham的畫面風格,也正證明瞭他是甘於自嘲,且不惜露盡醜態也要直戳要害的那一群英國攝影師的代表。
Richard Billingham將鏡頭坦率地對準了一個掙扎在經濟和精神的雙重貧困和絕望中的、失去尊嚴的自我毀滅式的生活。而在這種破碎、無力的家庭關係中,卻也不乏幽默和少許的陽光、溫暖。
電影的高度還原,說明瞭一切。
正如Richard Billingham所說:「裝置藝術以冷酷無情著稱,而電影則提供了表達情感和感受的機會。」
同樣是拍攝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在美國也有一位攝影師眾所周知。
美國攝影師拉瑞·薩爾坦(Larry Sultan)在1980年代花了約十年的時間紀錄了其中產階級的父母在洛杉磯家中的退休生活,與 Richard Billingham 相同的是,Larry Sultan 並沒有要拍攝家庭生活的表面,並沒有為了日後或外界的觀看,而去進行完美瞬間的展示,相反地,他們都拋卻了虛榮,都試圖抓取在表象的面具底下松懈下來的真實。
兩位攝影師,一位來自英國的貧困家庭,一位來美國的自中產階級家庭,而且二位都可謂是其所在階層的典型代表。
除了在長期的紀實性項目中去探索父親、母親在家庭的角色與演變,更探索了他們之間的關係與愛,以及整個家庭關係的真實狀況,即便他們都認定自己最大的拍攝動機都是出於對父母的愛,但他們都見微知著地反應了各自的社會現實。
1980年代是美國和英國關係如膠似漆的年代,里根總統和撒切爾夫人,作為兩國的領導者,在世界局勢仍處於冷戰時代,都共同面對著蘇聯的對抗,而在經濟上,他們都反對臃腫的政府,主張減稅放權,而且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在對抗工會上,更是採取了十分強硬的立場。即便是在二者執政下,經濟實現了繁榮式的上升,但處於既得利益的美國中產階級,和處於被時代拋棄的英國中下層的工人階級,兩位攝影師的家庭分別都是其所屬階層的典型代表,
通過家庭影像的拍攝,二者都對其國家的社會狀況進行了嗆聲和反諷。
而考慮到人生的艱難開端,Richard Billingham 的成功是非凡的。
在當下的英國社會,這部反映社會底層家庭生活的電影,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那便是,在經濟下滑、脫歐拉鋸戰內耗巨大的英國,「社會流動性」並無實際意義,它似乎成了一個政客們在議會里喋喋不休的熱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