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ara Probst作品常被形容有兩個特徵:一個處理相機的單一視角。另一個是照片作為群集而非單張被觀看。譬如在這裡的照片中,她在同一時間從不同視角拍攝「同一」景象。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看起來不很複雜的手法。說不很複雜並非貶義,而就視覺上,它很好說明了相機作為一個單一視角的工具如何不同於處於動態因此不斷改變的人類視角。在Reframing Photogtaphy裡面就直接拿她的照片做為教材。
我想到一個可以講多一點的方法:
拿Probst的作品跟中平卓馬「循環:日期、場所、行為」相比較,同樣是一次呈現多張照片,同樣含藏了多個視角。不同之處只在於Probst是同一瞬間拍攝,而中平卓馬是不同時間拍攝。
世界是由各種觀點各異的圖像與資訊所組成,所以認識真實,其實就是認識真實的破碎。
但是兩者的差異之處有幾點:
第一,「日期、場所、行為」的照片更為主觀。
第二,兩者雖然都用群集的方式,但是目的不同。
所以究竟哪個比較好?我會傾向於這是兩種藝術觀。
一種利用照片逼近不可逼近的真實(所以真實與不可逼近這兩種都重要)。
一種完全把照片當成真實與主觀之間的存在的另一種狀態,照片只是關於照片的照片,與主客都無太大關係。
但也不是說這件事沒有值得處理的地方。
因為照片本身是一個斷片,所以照片與照片之間的共時性總是吸引人。
譬如Paul Graham與Probst的作品,兩者都喜歡拍同一場景、不同視角,會發現Probst的作品簡直在進行一個不斷進行一個在同一時間不同視角拍攝的科學實驗。而Paul Graham的照片則更加的隱晦與細微。共時本來就不是一種因果的關係,更與創作者主觀的經驗乃至於身體的感覺相聯繫。(其實這裡更可以談的是攝影創作者如何放棄透過單張展現共時性。)
另一個相異之處是,Paul Graham的照片群集當中,單張仍然具有一種審美經驗上的獨立性,但是Probst的單張就只是一個局部。所以無所謂好壞,人更會被Paul Graham所震撼,因為他保留了照片某種特性而不是製作一個由照片構成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