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印象以來,家中的頂樓望出去就能看見七星山的山頭。
小時候只知道那一區叫陽明山,但總有個疑惑,從來沒聽人說去爬陽明山這座山,原來這一帶原本叫做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這一帶的山區,在 1950 年時,蔣中正為了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將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雖然生長在岩漿第一排的天母地區,但沒接觸攝影之前我其實很少去陽明山,即使小時候被老媽拖著去爬山,也只是在山腳下的郊山哭哭啼啼的走著,覺得爬山是件討厭的事情。
隨著自己漸漸被社會化,按快門的資歷慢慢增加,
開始覺得能在自己家中的窗戶看到山頭是個挺幸福的事情。
占地 113 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就在旁邊,似乎能隨時躲進去逃避現實,自己騎車在陽明山中的小路閒晃,也不會覺得無趣。
縱使只能透過窗戶觀看山頭,也能稍微神遊在其中而小小的放鬆一下。
多數人聽到陽明山,大概是想到能賞花與泡溫泉,或是採採海芋之類的 ,然而陽明山這地區,卻比你想像中有看頭。
雲海、火山地形、芒花、日落、溪流等元素,在山中都能找到。
在越跑越多次後,我越來越不敢說我懂陽明山,常常拐了一個彎,又多了一分我不熟悉的世界。
陽明山因地形的關係,周圍的空氣富含海洋帶上來的水氣,當溫暖的潮濕空氣遇到地形抬升,就很容易在山頭凝結成雲。
常常看到台北市好天氣,然而山頂卻是起大霧的情況。不過被白色朦朧所壟罩的草山,卻也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有些地方甚至要在霧氣中,才能欣賞到它最美的時候。
如果要在陽明山中選一個我最常去的地方,那應該是大屯山頂吧!
這裡是個輕鬆就能俯瞰大台北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能看,從城市的喧囂到蟲鳴鳥叫,也許不用一個小時就能抵達。
我想這正是大屯山的魅力所在,親民卻又不俗氣。
能見度高的時候,還能一窺遠方超過 3 千公尺的山群,大名鼎鼎的帝王座 – 南湖大山也清晰可見,展現他的帝王之姿。
特定條件下幸運之神眷顧,在大屯也能看到雪國的景色。
大大小小的步道、盤根錯節的溪流。
許多地點我也都還沒探索過,陽明山中還有什麼,我想只有自己走進去後,才能略窺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