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攝影圈上很流行一句「底大一級壓死人」,我不確定是不是從華為手機開始,總是在哪個社群或論壇,吵到片幅時總是要補上一句「底大一級就壓死你」,然後看繞鬧的鄉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Hasselblad 作為一個不那麼親民的相機品牌,對現代的攝影玩家來說,大概只能在二手市場、中古相機店裡尋寶時,才會瞧見的廠牌名稱。關於哈蘇,你只要知道他是中片幅廣為流行的催生者之一,是鏡間快門的發明者就足夠,以現在的玩家來說,底片時代漸漸遠去,而深黯此道的朋友,比我了解更深的比比皆是,我也不需要多寫什麼來耍大刀。進入數位時代後,哈蘇的開場我認為是做得很合理的,身為中片幅鏡頭、機身的優勢廠商,選擇製作機身與鏡頭,與其他廠商的機背結合,那是 phase one 還在專心生產機背的時代。
後來的故事我們已經比較熟悉了,Hasselblad 拒絕再提供第三方廠商授權,phase one 等廠商拒絕付權利金,最後 Hasselblad 走向了自己生產整台相機的局面,而結局就是在高階的相機市場,被 phase one 壓在地上猛揍。
到了 2016 年,已經是全片幅 DSLR 爆炸的時代,用極低的二手價格,我的意思是不論品項也許一萬元就可以買到一台全片幅 DSLR 單眼的時代,低迷已久的 Hasselblad 丟出了一台輕便的中片幅「隨身機」 – X1D。
現在去 google X1D,還可以看到 Furch 當年的文章,標題是「要價31 萬的中片幅無反Hasselblad X1D 悄悄亮相,一機二鏡全套共賣47萬」,如果要以中片幅的立場來說,其實算是相對親民許多的價格,加上掛上 Hasselblad 的名號,應該還是能讓不少過往的粉絲買單,畢竟對比到 Canon 或 Nikon 的旗艦相機,也都要接近 20 萬之譜,更不用說 Leica 這樣精品類型的相機,一台輕便的「中片幅」相機,三十萬出頭似乎還在合理的範疇。
但後來一連串的生產問題,導致接連的到貨延期,也在這個時候 DJI 悄悄地成為了 Hasselblad 的股東,並且在網路上開始流傳哈蘇已經被大疆買下來的消息,對於用戶來說,相信都會有種微妙的感覺。
2017 年,靠著 DJI 解決財務問題的 Hasselblad 開始出貨 X1D,但同時期富士不落人後的推出了更便宜的 GFX 50S,而到了 2018,更是發表了廉價版的 GFX 50R,也許,在不遠的幾年後,五萬塊就可以入手的中片幅相機,也在不遠的地方,屆時,當中片幅相機變成主流玩家的選項之一時,Hasselblad 是不是能重返榮耀呢?
這次借用的鏡頭分別是是 XCD 1,9/80,大約就是等校 50mm 的焦段,以及另外一顆 XCD 3,5/45。x1d 的像素是 8272 × 6200 ,大約是五千萬像素。
80 這顆鏡頭的銳利度很好,如果妥善的對焦,開到 f1.9 的時候可以行程睫毛對到焦,眼皮已經是散景的程度。
從上面這張圖大慨可以看出解像力的部分,以到肩膀寬度的人像照,放大眼部的區域,不管是一根根的睫毛,或是隱形眼鏡的花紋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直接說結論的話,拿全片幅去比 X1D 是不公平的,在 30 萬以下的機種, X1D 在存粹的畫質上,我想可以扛得住各種比較,應該是我所用過的所有相機中最為強悍的。
但,我想大家都在等這個「但」出現,是的,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在講完畫質後,接下來勢必就是以「但」為轉折的第二段。
但,除了畫質以外,就電子性能上來說,X1D 幾乎無法讓人想像是這個世代的相機。
首先是它需要大概十秒的開機時間,也就是如果你看到一個畫面,開機到拍攝,你需要十秒的時間。
我剛換成 Sony 時,我最不適應的大概就是那個大概 1秒8 的開機時間,不到兩秒的時間足以讓人錯過一瞬間的畫面,而十秒……讓我突然覺得 A7m3 的開機速度很快。
X1D 不能單拍 jpg 檔,只能拍 raw 或是 raw + JPG,而一張 raw 檔大概 100mb 左右,但即便用寫入速度超過 100mb 的 SD 卡來拍攝,按完一張快門,大概也會需要 1 秒 8 的時間才能拍攝下一張照片。
雖然我知道這不是一台讓你抓著拼命按快門的相機,起初真的很不適應,可能我自己的拍攝節奏太快,很習慣連續按著快門來捕捉一瞬間的表情,而當你使用這樣的相機,你必須花上一定的時間,抓到一點拍攝的平衡感。
X1D 的設計很極簡,也沒有幾顆按鈕,PSAM 的轉盤按一下可以收起來避免轉到,是個很貼心的設計,機身的前方有一個自訂義鈕,有趣的點是,如果不把機身前面的鈕設定成選擇對焦點的話,如果要選擇對焦點,就必須在看觀景窗的情況下,用手指觸摸 LCD 來移動對焦點,就像現在多數的相機。
但如果不看觀景窗,就一定要把自訂鈕設定成選擇對焦點。
選單的部分是觸控螢幕,而且可以滑動,在操作上很直覺,只是因為配置與一般熟悉的相機都不同,初次使用也許需要二、三十分鐘的摸索,才會明白它全部的功能在哪。
另外,X1D 有個很可愛的功能,就是可以開啟曝光過度、不足的警告聲,當按下快門後,如果曝光過度會有個上揚音,反之會有個下沈音。但因為相機並不理解你的照片是要拍攝什麼樣的感覺,他只會依照測光的程度來發出警訊聲,用久了,只想對著相機說「我就是這樣這樣拍,少囉唆」
X1D 本身的操作性能不出色,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機身的設計,還有呈現出來的畫質,依然強烈的向人們宣告,這就是 Hasselblad。
說到底,如果要跟底片機時代相比, X1D 的性能已經是很好了,也許只是這個時代跑得太快,讓大家都有點應付不來。
雖然聽起來很矯情,但這一週的拍攝讓我放慢了拍攝的節奏,其實也是很好的學習,也許再多按一張快門之前,多想一下。
隨著 volvo 被中國的吉利汽車收購,Dji 也成為了 Hasselblad 的最大股東,兩家來自瑞典企業的未來之路,如今完全都操之在中國手裡,而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大疆又爆出了許多企業內部的問題,Hasselblad 的下一步會怎麼走,我們也只能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