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作為一個攝影品牌,已經深植人心多年,就我自己而言,從手上的第一台,在當年具有獨特外型的數位相機 — Nikon coolpix 2500,一直到後來成為職業攝影師後所使用的 Nikon D4、D5,在使用的歷程上,N 家應該算是我最長時間使用的廠牌。
以數位單眼的歷史來看,在 Canon 推出 5D,一直到 5D2 的年代,Nikon 幾乎是完全的落後狀態,而一切在 D4 推出的那段時期,以及接下來 D800、D750 這段時間,風向則是完全倒向了 Nikon,一直到 D5,Canon 才藉由 IDx mark II 迎頭追上。
在職業用戶的心中,Nikon 給職業用戶帶來的「穩定度」,以及「信賴感」是難以取代的。加上 Nikon 大使 Joe mcnally 大神的信心加持,以及當年推我入坑的 Dustin Diaz 推波助瀾,也讓當年的我出佳為尼,不僅僅刷了 D4 還帶上了大三元。
我許多朋友都會問我,有沒有機會做一個 「A7 vs EOS R vs Z7」的評測,對我而言,用理性的角度去看相機本身就是一件「不理性」的事情。每一台相機在設計上都有其歷史的淵源與各自的想法,不能單就性能逐項來討論,如果真的要這麼講,誰還會買 peugeot 的車呢?不就是圖個浪慢嗎?
想想有多少森山大道的粉絲堅守著 GR,而如果你長年都在使用 Nikon 的相機,Z7 除了給你新鮮感外,還有濃濃的「熟悉感」,這種感覺我認為是接下來三家相機廠商需要去格外注意的,除了開拓新的族群外,如何針對自己過去使用者的習慣,守住自己粉絲們的「信仰」,將是一件重要的事。
1 系列所引起的漣漪
如果要論這幾年來數位相機市場的變化,隨著 Sony 的崛起與富士的進化,再加上 m43 家族在前幾年的猛攻,Canon 與 Nikon 兩家 老牌廠商顯得有點疲於應對,礙於 DSLR 結構限制,即便是 aps 尺寸感光元件的機種,體積也無法與 m43 這樣的相機相提並論。
2011 年隨著 Nikon 推出了 V1 與 J1 兩台可換鏡頭,一寸感光元件的機種投入市場,隔年 Canon 則是推出了 m1,在那兩年,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小型化相機,但在性能上,與 DSLR 有著明顯的差異,也讓多數的消費者都有著如果想要工作,或是要拍攝比較困難的題材時,還是需要使用 DSLR 的認知。
憑藉著鏡頭群的支援,以及從 SLR 到 DSLR 的經驗,在專業及相機的領域,扣除中片幅的相機,多數人的選擇還是只有 Canon 或是 Nikon,對 Nikon 來說,高階機種有 D4、D5,高像素有 D800 系列,入門的全片幅相機有 D600 系列,以及泛用性很高的 D750 ,如果想要文青一點,還有一台 Df 可以撐場。
2015,Sony 推出了 A7,全片幅尺寸,全新接口,主打著高動態範圍,優秀的可用 ISO,極小的相機尺寸,橫空出現在市場。對於 A7,當時網路上有很兩極的看法,一種認為全面幅的無反光鏡相機會成為市場的主流,另一種則是以「續航力不足」、「鏡頭支援度不足」、「耐用性未知」等理由,認為 DSLR 依然會是市場的主流。
在同一年,Nikon 1 系列結束了繼續的開發,中間還經歷了 DL 的胎死腹中,很多人認為,Nikon 剩下了 DSLR 這塊浮木,拋下了其他可能性,緊抓著 DSLR 專業用戶的支持,畢竟在那個當下, DSLR 的可靠性是無可取代的。
而短短三年後的 2018年,誰想的到,Canon 與 Nikon 一前一後的跨入了全片幅無反的行列。
操控至上,說好的小型化呢?
對於一個 A7 的使用者, Z7 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不再像過去剛拿到無反相機時感受到的輕小,取而代之的是不輸給 DSLR 的握感。跟 D850 放在一起,其實可以明顯的發現機身的厚度少了許多,但握感上卻更安定一些,對於手掌較大的人也許小指略有懸空,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Z7 保留了自 D4 以來,我一直很喜歡的小搖桿,這個搖桿從 D4 演變到 D5 的過程中經過了幾次的翻新,當年 D4 上的搖桿我足足壞三次。而這次 Z7 的搖桿撥動感跟 D5 相似,相信也是採用了最新的設計。
在機身上有兩個轉盤,分別可以控制光圈與快門,而就如同過去多數的單眼,在右手食指上有 ISO 的按鈕,按下去後可以用拇指的轉盤來調整 ISO,很快速地做到三個參數的調整,當然,如果能夠再多一個轉盤更好,但以 Z7 的按鈕配置上來說,並不會不好操作。
在鏡頭旁邊,如同過去的設計,Z7 上有兩個在前端的 Fn 鍵可以自訂,在這次的拍攝中我把 Fn1 設定成「閃燈不撃發」,而 Fn2 設定成「開啟格線」,由於我比較喜歡使用自然光拍攝,這次在拍攝婚禮時,許多時候可能開著閃燈,但突然看到應該用自然光拍攝的畫面,可以壓著 Fn1 直接拍攝,就不用伸出左手去阻止閃燈擊發,可以繼續維持姿勢拍攝。而我自己受到了像李易暹等建築攝影師的影響,在拍攝時會特別去注意場景中的水平與垂直線,但又不希望他一直在畫面中,設定成快捷鍵也很方便可以隨時打開來對齊水平。
在選單調整上,由於可以使用觸控螢幕選擇,Nikon 的選單一如往常的清晰並且好理解,當然,畢竟我使用 Nikon 的相機時間最長,在拿到 Z7 後幾乎沒有太多的適應期,直接就設定好參數可以出門拍照。
在機身背部有一個 「i」功能鍵,點開後會有整整兩排的快速選單,最棒的一點是還可以自訂這兩排的功能鍵要放些什麼,基本上搭配觸控螢幕來調整,幾乎所有你想放在快速選單內的參數都有地方可以放,無論是要選擇 AFS / AFC 切換,選擇測光區域,選擇對焦點類型,選擇白平衡或是任何你想要三秒內調整好的拍攝功能,都可以放在「i」功能內。
也許小型化只是我們的自以為,事實上減少了反光鏡的空間,的確是讓相機瘦身了不少,但對於職業用戶來說,扎實的手感還是比較重要一些。
實拍心得
雖然略有耳聞 Nikon 這次在觀景窗上下足了功夫,但實際在拍攝時,觀景窗的確是目前看過數一數二漂亮的,無論是機背的螢幕或是電子觀景窗,都很清晰地展示拍攝的結果,同時在拍攝的時候觀景窗也有效的減經觀看的疲勞感,畫面的流暢度也很好,雖然依然有黑屏,但在一般的拍攝上並不構成太多問題。
由於這次拍攝時借到的鏡頭主要是 24–70mm f4 這顆,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 f4 的鏡頭在拍攝,進光量少對我來說有些困擾,還好機身的防震效果很好,讓我可以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但當然,拍攝活動等「動態」的畫面上幫不上太多忙,但對於日常的街拍或是風景,則會有很大幫助。
好啦,憑良心來說,f4 的鏡頭我真的不行啊。
在拍攝一週多左右,我安耐不住性子,詢問了是否有可能多借我一顆大光圈的鏡頭,於是乎才拿到了 50mm f1.8。但因為這顆鏡頭太過熱門,拿到這顆定焦鏡時,距離測試結束只剩下一天的拍攝機會,於是乎沒能完整的發揮這顆新設計的 50mm 標準鏡頭,也是誠屬可惜的一件事。
鏡頭群的配置,決戰奧運年
如果我對於 EOS R 的看法,我認為未來一直到 2020 年,對於 Canon 與 Nikon 最重要的兩件事,一個是補上一台真正的「專業級」相機,各自接班 1Dx 系列以及 D5。另一件事情是全新鏡頭群的投入,尤其是標準的大三元補齊,以及泛用性最高的各種定焦鏡。
在 Canon 上已經可以看到 28–70mm f2 以及 50mm f1.2 這樣的全新設計鏡頭,並且完全可以滿足進階消費者的需求,而在 Z7 身上,目前的選項還很局限,暫時只有 24–70mm f4 可以讓一般消費者當作旅遊鏡,而 35mm f1.8 以及 50mm f1.8 則是方便攜帶的選項,對於既有的 Nikon 用戶雖然可以繼續轉接 F 環的鏡頭,但如果要吸引其他廠牌的攝影師「投尼」,目前的吸引力尚有不足。
很有意思的是,在這陣子分別與 Canon、Nikon 原廠的人員聊到對於手邊最新機種的走向,Canon 看來是想攏絡廣大的市場,卻推出了價格高昂的 RF 50mm f1.2,而表示想更針對專業級用戶的 Nikon ,卻是先給了一顆 50mm f1.8,我只想說兩位你們是認真的嗎?
「轉接」畢竟是折衷的做法,對於既有的使用者,或是預算較低,想要購買二手鏡頭的使用者來說,當然是一個選項,但當你考量到鏡頭的「配重」以及「穩定度」等長時間使用時會需要考量到的細節時,「轉接」還是會有些問題存在。
但 Nikon 在網路的宣傳上,已經放出了大量的進度條,一直到 2020 之前,如果一切都照著進度在走,直到奧運年時,Z 系列可能得以發展成完全取代掉自身 DSLR 系統的全新當家。
我想,身為百年老店,並且手邊原本就擁有豐沛鏡頭設計資源的廠商,當使出全力孤注一擲的動能,還是不得小覷。
至於許多人擔心 F 接環的機器跟鏡頭會不會變成孤兒,看在 Nikon 還有在生產 F6 的面子上,我相信是不致於的。
對於下一台 Z 系列相機的期待
我想這次 Z7 乃至於 Z6 推出時,許多人都對於「單卡 XQD」抱持著猶豫,我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呢?
對於一般使用者,甚至拍攝題材可以與電腦連線的使用者來說(例如商業棚拍),其實 XQD 的穩定度是很夠的,雖然依然有聽說過災情,但比起過去的 CF 卡或是 SD 卡來的少很多,當然,我也不排除這是因為總體使用者較少的原因。
仔細想,早期的相機也都是單卡的設計,甚至過去底片時代,攝影師都可以拍攝了,沒有道理到了現代就不能夠使用單卡的相機拍攝。
但是,我依然認為雙卡的寫入在這個時代是很棒設計,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無論是 SD 卡或是 CF 卡的損壞都有碰過,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總是戰戰兢兢地在選擇記憶卡廠牌的原因,時不時檢查備份,以及購買了大量的記憶卡的原因。
透過頻繁地換卡可以減輕單卡故障的風險,但那依然有著較大的風險在,對於以「婚禮紀錄」為主要工作的人來說,記憶卡損壞對於攝影師造成的傷害是「毀滅性」的。
所以以現階段來說,對於職業使用者,我想 Z7 作為「備機」或者是雙機的其中之一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作為「唯一一台」的主力機種,則是會有一定的風險在,而這個風險,期待未來 Nikon 在推出下一台的「專業機」時,可以彌平,我寧可有大一點的機身,也拜託要給我雙卡。
當然,我想這是個 DSLR 過渡到無反的時代,在評估著自家使用者手上都還握有著 D5、D850、D750 的現狀,推出的第一台相機,也許沒有辦法盡善盡美,作為時代的連結者,已經有了不俗的表現。
另外,在我使用 Z7 的這段時間,在光線充足,順光的環境下拍攝,對焦性能十分的強悍,但碰到逆光,或是畫面中反差較低時,無論是 AFS 或是 AFC 都會有明顯的頓挫感,大概跟我當年使用 D750 所感受的差不多,如果是拍攝題材較為嚴苛,例如大型舞台拍攝者,時常會遇到大量舞台燈光,以及濃濃的噴煙效果,Z7 可能會較為難以招架。
如果我們把話題帶回一開始提到的 Nikon 1 系列,如果當年 Nikon 持續的發展 V1 系列下去,是不是有可能針對感光元件上的對焦系統持續的進化呢?我們知道透過對焦模組來控制自動對焦,與埋在感光元件內的系統還是有些差別,也許 Nikon 在 DSLR 的系統上,把自動對焦做到了極致強悍的狀態,但在拔掉了反光鏡模組的同時,似乎就像被廢了武功似的,顯得有點不上不下。
這部分也期待在東京奧運之前,Nikon 可以推出一台更為強悍的相機,承襲了當年我們對於 D4、D5 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