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2 年創始於法國巴黎,源起於巴黎市政府希望提供市民親近當代藝術的構想,「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以「跨夜舉辦」、「免費參加」及「公民參與」三大特色為號招,藉此讓市民在同歡中,對所生活的城市具有嶄新與深度的認識。根基於「都市創新」及「公共空間設計」兩大核心概念,在 10 月第一個週六跨夜舉行的白晝之夜夜間城市藝術祭,2016 年於台北市北門周邊開啟第一屆活動,即受到相當熱烈的好評,2017 年進一步移師城南「公館」區域,串聯臺灣大學、溫羅汀街區及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三大場域,讓不同文化的獨到之美相互交融;今年在擁有策展人、作家、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等重身份的胡朝聖擔當藝術總監下,2018 白晝之夜選定中山北路一段至三段,以圓山周邊和南西商圈為兩大活動範圍,將串連呈現至少 70 場演出與 43 處的夜間藝術裝置活動,讓整個臺北市化身一夜限定的大型美術館,塑造獨特的交流共享環境。對於喜愛攝影的朋友而言,今年白晝之夜有何不可錯過的拍照景點,跟著本回編輯部的整理,一起來 Check 一下吧。
現為新媒體藝術家的馮嘉城生於廣西,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新媒介藝術設計系,致力探索人、環境與裝置間的關係,曾多次參加國際性燈光藝術節與新媒體藝術展;黃磊(黃苑倍)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擅長油畫與跨媒體實驗藝術。目前已於耶路撒冷、新加坡、北京與廣州展示,高達十公尺的人造月球《月霾》是本次白晝之夜的人氣亮點之一,《月霾》內部安裝了偵測 PM2.5 濃度數據程式,會根據偵測到的 PM2.5 數據改變亮度,亮度越高代表環境中的 PM2.5 濃度越低、空氣越清新,反之則代表空氣品質越糟。
在馮嘉城的作品中,冀望大家用身體去感受周遭事物,放大自己的感官,也因此作品的發想常與環境變化的敏感度有關,例如《祈福》是當春節期間,鄉村無節制的燃放鞭炮煙火,因此介質會呈現出好似魔法陣的紅色光束,藉此傳達人影響環境,環境影響作品,作品再次影響回人這樣的循環;與李燕、曾長聰合作,反應自然與人共生關係的《無形萬象》,則是運用感應風力的裝置,讓一個個帶著白光的風車起舞,呈現波浪般的光影效果。
一個好的藝術作品會徹底反映創作者真實的靈魂本體,了解了馮嘉城的創作思維,相信喜愛拍攝的朋友,屆時可以在林森公園找到更貼近自我的拍照詮釋。
甫於今年從來自全球 72 位新媒體藝術家中脫穎而出,以《Prado1, 2,3》,拿下第 9 屆 MADATAC 馬德里現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的「最佳新媒體藝術裝置獎」的陶亞倫,畢業於師範大學美術系與擁有台南藝術學院造形研究碩士的亞倫,在紐約受到觀念藝術的啟蒙後,開始藉由數位影像、機械科技,甚至光影、AR 和 VR 虛擬實境,來探索人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影集《X 檔案》常告訴著我們「we are not alone」,然而看似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們,卻因種種數位裝置形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而顯得更加寂寞,〈摩斯密碼〉運用探照燈將民眾想說的話,透過程式譯成摩斯密碼照射至空中,發射摩斯密碼的對象不拘,也許是上帝、天公、遙遠的親人、外星人、過去、未來、或是自己,藉由一般認為冷漠的科技,跨越時空地傳送出不知能否被接收到的訊息,陶亞倫以希望此互動裝置激發觀眾思考人類意識與科技間的關係,讓原始的科技可以重新聚集,再次連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生於新竹,曾入選第三屆巴黎大獎的王德瑜,本回協同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現為歌手、音樂創作者,被譽為用聲音說書的吟遊詩人王榆鈞,將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於夜間搖身一變,轉化為跨域實驗展場《第九十四夜》。用布料、充氣設備、填滿整個空間,且將觀眾柔軟包覆其中,一向是王德瑜極具辨識度的創作語彙;王榆鈞透過戲劇、文學與對土地的熱愛,嘗試透過音樂與聲音捕捉與他者、自然的對話,2015 年更以《頹圮花園》專輯,勇奪第五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專輯。
比起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藝術品,王德瑜更重視感知、觸覺與觀眾進入作品的身體感,並曾於訪問中提及:「走入我的作品,不要看,不要想,只要走和觸摸」。以布料與充氣設備將書店空間填滿,讓觀眾能全身進入作品之中,在布料所營造的薄膜裡重新檢視既有空間,反轉展示與被展示、內與外、舞台上與舞台下的關係;耳裡透過王榆鈞的聲音,看見不可見的風景,甚至加入劇場演員蔡佾玲的舞蹈,讓薄膜裡被包覆的人們,重新且同時打開觸、聽、視覺的全身感官,相信也能創造獨特的拍攝體驗。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擅長以編導式的攝影與數位合成方式,探索現代人與社會價值觀的衝突,以及傳統社會加諸於女性的規訓與刻板印象的何孟娟,如過去在《我有無比的勇氣》裡,以自身扮裝白雪公主出發,探討女性在社會中角色期待與自我身分認同間的內在衝突,在《牡丹》作品中,何孟娟認為韓國流行音樂(KPOP)與傳統崑曲儘管年代相差甚遠,但兩者在其所處世代皆為時下流行文化。藝術家將看似迥異的演出並置,凸顯其中女性對於身體的自我意識轉變,而中山北路上傳統戲曲的展演中心「臺北戲棚」與年輕人聚集練習街舞的「爵士廣場」近在咫尺,新舊交融的場域與作品精神更是遙相呼應。從傳統戲曲中的羞赧形象,到跳著 KPOP、自信嶄露身材的年輕女孩,藝術家從中探討亞洲女性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性感、正視自己的身體形象自主權、享受身為女性的獨立狀態,作為動態的捕捉肢體展現的曲線之美,感覺也特別合適。在台北最有故事的街道展開 10 月最重要藝術慶典,還有更多值得一訪為鏡頭留下紀錄的好去處,期待大家一同體驗 2018 白晝之夜的跨界藝術饗宴。
2018臺北白晝之夜
時間:10月6日 18:00-10月7日 06:00
地點:中山北路一段到三段(圓山周邊、南西商圈)
http://nuitblanchetaipei.info/